李立律师

李立律师

优秀律师称号
政府法律顾问
事务所合伙人

上海锦赋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静安区万荣路777弄12号大宁音乐广场H座9楼
电子邮箱:LiLi@jslfsh.com
微信联系:202369

为什么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不容易保持良好的长期关系?

合伙指南 | 作者:李立律师

这是李立律师博客和合伙指南公众号第1307篇文字

为什么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不容易保持良好的长期关系?


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小股东,是不是觉得小股东几乎没有什么权利,是不是几乎只能是看着大股东(本文是指“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决策管理公司,是不是总感觉所谓的监事和监督都是虚有其表?公司收益好的时候,担心大股东不肯分红,公司亏损的时候,担心大股东私吞转移公司资产。

总之,小股东常常倾向于认为大股东并没有完全尊重小股东的各项股东权利,特别是知情权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很多人在股权投资的时候,会选择“当小股东”,往往也只有机会当小股东。因为,假如你股权投资一家公司,结果当上了大股东,那么,你这不叫做股权投资,你这是在收购公司。

除了有规模的投资机构外,大部分参与股权投资的人和机构,是把股权投资当作是一种特殊的理财,投资性质的理财。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的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小股东们实际参与的程度是很低,而且小股东也没有太强的意愿去参与。

在现实中,目标公司的大股东能够每年按时召开股东会,能够定期主动向小股东披露财务数据,这都算是做的很到位了。

但是,即使做到这样,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关系往往也仍然处于一种表面良好的状态。这种表面状态是否被戳破,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公司一旦走下坡路或者面临崩盘的危险,小股东们和大股东就立即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时,很少见到一起想办法共度难关的,互相欺骗和互相攻击的倒是很常见。

非上市的公司,为什么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不容易保持良好的长期关系?

在我的经验看来,主要原因有2个方面:

有一个客观的原因。

那就是非上市的公司,往往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不少的违规情况,尤其是大股东也多多少少存在着违规、甚至违法的情况。(防杠:当然,这并不是说上市公司就必然合规啊)

怎么形容呢?这就好像是一个大家都知道肯定有很多缝隙的鸡蛋,为未来可能的攻击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至于为什么国内的公司普遍都存在一些不合规的问题,这个话题与本文的关系远了。

有一个主观原因。

大股东和小股东,他们的屁股坐的位置不同,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是不同的。

大股东,通常是公司的核心创始人,是对公司经营管理最熟悉的人,也是公司经营能够取得目前成绩的最主要的贡献者。

正是因为大股东,才有了小股东的股权投资机会。

因此,大股东对股权投资的小股东的看法是:融资对象,或者是投资机会的取得者。

你发现了没有,这里面并没有一种“合股”的意思。“加入一名新股东”这件事情,更像是融资或者提供投资机会的副产品。大股东,往往没有一种增加新的顶层伙伴的想法。大股东通常不认为也不希望小股东在管理决策中起到实质性的影响。

相反,小股东并不这样认为。

小股东清楚地知道自己对公司没有实际控制权,在股东会决策中也没有单独通过决议的能力。因此,小股东特别看重对自身股东权利的保护,也很看重对大股东的监督。

既然都是股东,那么在法律权利上应当是平等的。既然大股东在管理上有控制性的表决权,那么就应当接受小股东的监督,否则小股东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你发现了没有,小股东更加强调股东权利上的平等性。

双方对与相互关系的认知,并不是一致的。相反,双方对相互关系的认知,内在是暗含冲突的。

怎么解决双方在关系认知方面的冲突呢?

客观方面,因国情和习惯,很难改变。

主观方面,因人性和认知,很难改变。

要想有效缓解或者解决这样的冲突,只有依靠“规则约定”,并且规则应当是客观性的规则。按约定办事,违约就追究约定好的违约责任。

例如,在一些股权投资相关的协议里,有时我会加入大股东定期向新加入的小股东汇报和提交各种资料的义务,这就是一种约定好的客观规则。无论你是什么主观想法,无论公司经营是否合规,只要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文件种类定期汇报就行。

本文作者:李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