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指南 | 作者:李立律师
这是李立律师博客和合伙指南公众号第1073篇文字
执行董事含糊其辞,拖着不召开股东会,法院认定属于拒绝履行职责
一
在法律问题上打擦边球,是需要较高专业能力的事情,否则很容易变成自欺欺人。
很多人喜欢打法律的擦边球,当法律规定对自己不是很有利的时候,总想着打个擦边球或者绕个圈绕过去。
但事实上,这样的操作对于法律专业的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打擦边球这件事情,就好像是要踢一个绕过人墙的弧线球,最后钻入球网的一角。很多人在法律经验上的能力,就好像平时对着只有一个守门员踢球都踢不进。忽然,想着能够踢一个精妙的弧线球,绕过五六个队员站成了人墙,这不是开自己玩笑吗?
今天说的这个案件,公司的执行董事想要通过含糊其辞的方式,来规避公司法上关于履行召集股东会的职责的规定,但法院并不认可他的这种规避方式,认定这属于不履行职责。
案件的争议焦点比较简单。
股东向公司的执行董事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的议题就是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的任免,就是要免了执行董事的职务。
执行董事,当然并不愿意。
但是,执行董事一方面回应了股东提议召集股东会的通知,又表明说要研究议题,另行再通知召集临时股东会的具体时间。执行董事在这里试图“打擦边球”,想拖着不召开股东会,又防止公司监事以执行董事不履行职责为由而直接召集股东会。
随后,就一直没有明确召集股东会的时间。
过了20多天,公司的监事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直接召集并主持了临时股东会,并作出了免去原告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的股东会决议。
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起诉,认为这次临时股东会违反了公司的章程,没有经过他的召集,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这次的股东会的决议。
那么,为什么人民法院最终认定执行董事没有履行召集股东会的职责呢?
二
具体案情是这样的。
原告杨某,持股被告A公司36%,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
被告A公司系1994年9月21日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原告杨某(持股36%)、诉讼第三人杨某乙(持股32%)、诉讼第三人钟某(持股32%),诉讼第三人钟某为公司监事。
被告A公司的公司章程中,关于提议召开股东会等规定,基本上与《公司法》中得规定是相同的。比如,第十一条规定“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执行董事、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第十二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和主持,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不履行召集股东会议职责的,由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第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东会的其他决议必须经代表半数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021年6月28日,诉讼第三人杨某乙和钟某向原告发送了《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议的通知》,内容为提议于2021年7月21日10点召开临时股东会议,会议内容为关于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任免,通知中说明请原告于2021年7月3日前对公司股东进行召集,如在此日期前未进行召集,则由公司监事于2021年7月5日前负责召集。
原告收到通知后于2021年6月29日分别向两第三人发送了《告股东书》,主要内容为:1.表明收到了提议召开股东会通知,但召集主持会议系执行董事的职责和权利,在执行董事有能力召集的情况下,第三人不能越俎代庖;2.关于召集会议的内容,表示执行董事将会研究此次股东会议的其他议题后再进行正式通知,至于第三人提出的会议内容,也可在临时会议上一并讨论投票;3.接受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但将在会议内容明确后再正式通知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并由执行董事进行主持。
2021年7月4日,第三人钟某向原告邮寄了《召开临时股东会议的通知》,内容为定于2021年7月21日10点于公司会议室召开临时股东会议,会议内容为关于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任免。2021年7月21日,由第三人杨某乙及钟某召开了临时股东会议,并作出股东会决议,免去原告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选举杨某乙为公司执行董事,并担任法定代表人,任期三年。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当有权提议召开股东会的人员提议召开股东会议时,负有召集会议职责的人应当及时履行职务,在合理的时间内召集股东会。
本案中第三人向原告提议召开会议后,原告虽未明确拒绝召集临时股东会,但在告股东书中以股东会议应当围绕公司经营困境采取对应措施为由,表示研究本次会议的其他议题后再进行通知,但议题内容并不能构成阻碍股东会召开的正当理由;对于召开具体的时间,原告表示在会议内容明确后再正式通知,但原告自收到提议至第三人通知的股东会召开时间尚有二十余日,若其确实有意履行召集股东会的职责,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相关工作,即使不同意按第三人要求的2021年7月21日召开,也理应在该日之前确定另行召开的时间并向其他股东进行通知。
……在第三人于2021年6月28日重新按章程规定提议召开股东会后,原告既不同意按第三人要求的时间召开,又不明确另行召开股东会的时间,其行为实际上已构成拒绝履行召集股东会的职责,使得有提议权的股东提议召开股东会即应当召开的规定形同虚设,只能被动等待执行董事通知,明显不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对于股东权利及股东会提议召开相关规定的设立本意。故在该情况下第三人钟某作为监事召集临时股东会符合被告A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会召集程序,原告以监事擅自召集股东会为由,要求撤销涉案股东会决议无事实及法律依据,该院不予支持。
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的观点和一审法院一致,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
这个案件凸显了一个法律认识上的误区。
很多人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是以一种字典解释的方式来进行理解的。
他们只是从语文上去解释和理解,像是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那样。这是对法律的误解。
法律的核心是经验。人民法院在实际的审判过程中,会结合具体的案情,对法律条文进行理解和解释,这种解释是法律允许的,是合理的,也是法律经验性的一个体现。
举个例子来说,在公司法的条文上,找不到不允许公司在章程中约定禁止股东对外转让股权的内容。但是,事实上,公司章程约定禁止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法院原则上是不认可的,并且认定这条公司章程内容无效。记得过去的笔记分享过这方面的内容,这里就不展开了。
像上面这个案子,这位执行董事对“法律解释”这个词的理解是肤浅的,可能根本不知道法律解释中有一种方式叫做“立法目的解释”。这个案件法院就是采用了这种解释方法。因此,假如对法律解释的基本方式有所了解的话,可能这位执行董事当初就不会做出如此幼稚的擦边球方法了。
微信搜索“202369”添加微信好友,电邮202369@qq.com 仅供联络预约